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殷殷嘱托迅速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苏和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云南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作为一名高职院校的党员干部,我们要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重要性,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紧扣“双高”建设等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不断推动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迈出新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促进农民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这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黄茜蕊说,“近年来,我们团队致力于研究高原特色农业(咖啡产区),深感责任重大。在咖啡种植研究中,我看到咖农们在政策激励下,积极与企业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从种植到加工全产业链打造,提升咖啡品质,打造云南咖啡品牌,让咖农收入节节高升。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更有动力去深入研究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助力云南乡村振兴。”
资源环境学院党员教师丁凤凤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推进云南高等职业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工作目标。作为高校老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融入国家战略与云南发展需求。践行“四有”标准,以身作则,树立师德榜样。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深化课程思政,强化师德与育人使命。培养“双师型”素质,提升专业能力,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升级,推动校企合作与技术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云南发展锚定方向,令我们倍感振奋。”建设工程学院心理辅导员许杨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对产业转型升级、对外开放、生态保护及民族团结等方面的强调,高瞻远瞩且务实具体。作为云南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我们一定会认真领会讲话精神,立足岗位真抓实干。积极投身到产业创新发展中,为将云南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努力,为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新局面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也在我校学生中引发热议。

我校大学生记者团的同学们集体收看了考察视频。“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云南考察的视频,还有《云南日报》16个整版的报道,我这个云南孩子激动万分!”来自国土空间信息学院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施玉梅说,总书记来到云南,走访了丽江、昆明等地,对家乡的发展提出了要求,他着重指出要推动高质量发展,让我真切感受到云南的发展前景,我坚信家乡一定会越来越好。云南在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都是我们发展的财富,能得到总书记的认可,我深感自豪,也更加坚定了努力学习的决心。我一定努力学习,将来回到家乡,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的发展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让云南在新时代变得更好。
资源环境学院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的李康冉表示,此次考察凸显云南在新时代的双重使命——以科技创新赋能农业现代化,以文化保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丽江的山水与人城共融之景,正书写着传统与现代交织的中国式现代化答卷,由此可知一个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的协作、产业的升级和创新。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让我十分激动,也让我深刻感受到云南发展潜力的深厚、民族的多元、地理位置的优越等优势条件正是云南可发展的‘多条路’。总书记提出云南发展的方向和战略,让我们更加坚信云南光明的发展前景。”
来自珠宝旅游学院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杜友润说:“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一员,将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关注并投身云南发展。从自身做起,在生活中践行绿色理念,在学习工作中勇于创新。同时,积极传播民族团结思想,为云南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新局面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校园内,同学们纷纷讨论热议,分享自己的感悟。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的李嘉旸向同学说道,作为一名学生,要结合云南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和学校特色专业优势,认真学习知识技能,积极进取,力争把自己培养成一名有素质、有才能的专业人才。同时自己将响应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中因地制宜、奋发进取、真抓实干的号召,日后投身云南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在工作中发光发热。
同专业的何悦同学表示,自己的家乡是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资源,当地各族人民交往和谐融洽,正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和和美美”,现在家乡大力发展各类特色产业,更加坚定自己毕业回到家乡,为家乡发展出力的信心。
“作为一名哈尼族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让我受到很大鼓舞。”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张俊美表示,从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到丽江古城的古韵传承,展示了云南产业与文化的无限潜力。我们应当努力学习,积极投身实践,从小我做起,为维护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自建设工程学院建设工程管理专业的杨紫华说:“总书记的讲话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怀和对国家发展的战略远见。作为新时代青年学生,我们要以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增长本领,在生态文明建设、民族团结、乡村振兴等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