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主站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我校成功举办2024年地质类“双师型” 教师实习实训技能提升培训班

文:资源环境学院采编   摄:    来源:资源环境学院   投稿日期:    编辑:       一审:陆兰   二审:常芬   三审:张延星    发布时间:2024-08-13   浏览次数:

资源勘查类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2024年全国地质类“双师型”教师实习实训技能提升培训班在我校圆满举办,本次培训旨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地质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来自广西自然资源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学员参训。

7月23日上午开班仪式后,齐武福教授从国家职业教育新政策解读和国家职业教育新任务分析给学员们做了一堂精彩的授课。他解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并谈到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希望学员们尝试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结合最新职教重点任务,积极思考如何成长为高职院校人才。

7月23日下午,李继红副教授分享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领域的教学资源库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我校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职业教育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在《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成效》的讲座中,李副教授详细介绍了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资源库的现状,并以《宝石矿物肉眼及偏光显微镜鉴定》课程为例,展示了资源库课程建设的完成情况。她强调要加强对新形态教材的开发与设计以及在“课证融通”模式下宝石专业教学方法的探索。

7月24日上午,学员们参观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在郭进副馆长的介绍下,深入了解了这一世界级化石宝库的奥秘。澄江化石地,作为中国首个、亚洲唯一的化石类世界遗产,自1984年7月1日被侯先光教授发现以来,已发现20个门类、280余种寒武纪珍稀动植物化石,其中80%属于新种。这些化石不仅为所有现生动物门类的祖先提供了证据,更被誉为“古生物圣地”和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通过学习交流,学员们不仅增进了对地球生命起源和演化历程的认识,更体验了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作为科普旅游目的地的魅力。

7月24日下午,学员们在孟石荣副教授的专业讲解下,对抚仙湖流域的地质概况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和探索。学员们观察了抚仙湖的湖蚀地貌,包括基岩湖岸和沙质湖岸的形态特征,他们学习了湖泊侵蚀对湖岸形态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观察湖岸地貌来推断湖泊的地质历史和演化过程;还讲解了抚仙湖流域的地质构造,包括小江断裂带和普渡河断裂带等重要地质现象。孟石荣副教授详细解释了这些地质构造对抚仙湖流域地质稳定性的影响,以及它们在区域地质活动中的作用。

7月25日上午,学员们在张世山老师的介绍下观摩了他的研究成果,张世山老师与他的团队在梅树村剖面进行了古生物化石、岩矿鉴定、地球化学分析及古地磁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梅树村剖面不仅是地质学研究的宝贵资料库,也是了解地球早期生命演化的关键地点。通过对梅树村剖面的研究,学员能够一窥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序幕。张世山老师的工作不仅限于科学研究,多年来他还与管护局共同收集了大量化石,并与云南大学等机构合作开展了梅树村剖面岩芯钻探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推动了相关科研成果的整理和发表。他的研究和发现,使得梅树村剖面享誉世界,写入了国内外的教科书和科普读物中。

7月25日下午,昆明理工大学张世涛教授带领学员们来到梅树村剖面们观察从小壳化石到更复杂生物群落的演化。这些小壳化石,包括原始阿纳管螺和原始赫兹刺,代表了最早的具有壳体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它们的出现标志着生物从无壳到有壳的重大演化飞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梅树村剖面曾被选为全球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剖面(GSSP),俗称“金钉子”,这一荣誉体现了其在地质学上的重要地位。中国B点的确立,标志着前寒武纪-寒武纪时期的分界线,是地质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通过对梅树村剖面的系统研究,学员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地质历史时期的划分,还能够探索生命演化的奥秘。张老师引导学员们观察和学习梅树村剖面的地质构造,包括断层、节理、槽模、交错层理和硬底构造等,这些地质现象将帮助学员们更深入地理解地质作用力对地层形成的影响。

随后张世涛教授在昆阳磷矿展示了绿色矿山建设的实践案例,强调了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7月26日上午,学员赴石龙坝水电站进行了一次意义深远的实地教学活动。石龙坝水电站,作为中国第一座水电站,不仅见证了中国水电事业的起步和发展,更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工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员们首先参观了电站的历史展览,详细了解了电站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规划筹建,至宣统二年(1910年)正式开工建设的历程。石龙坝水电站的历史和现状,是中国水电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对于培养学员们的爱国情怀和专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7月26日下午,在程先锋教授的带领下,学员们来到我校阳宗海校区,不仅领略了校园的依山傍水风光,还深入参观了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地质标本陈列室,共同探讨地质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建设。程先锋教授作为地质实践教学领域的资深专家,为学员们提供了一场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教学研讨。在省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员们体验了最新的地质教学技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他们仿佛置身于真实的地质环境中,对地质结构、地貌形态等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程先锋教授强调,地质教育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7月27日,在马绍春高级工程师的专业讲解与指导下,学员们进行了综合地质填图实习,并对学校武定校区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进行了深入考察。马绍春高级工程师凭借其丰富的地质工作经验,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地质填图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地质构造的识别、地层的划分、岩石类型的判断等。学员们在实践中学习了如何观察和记录地质现象,如何运用地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训基地,学员们参观了各种地质教学设备和实验室,了解了实训基地在地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

随着武定校区综合地质填图实习与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考察的圆满结束,我校2024年全国地质类“双师型”教师实习实训技能提升培训班正式落下帷幕。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来自全国各地的地质教育工作者们通过参与丰富的课程学习、实地考察和专业交流,增进了对地质学科前沿知识的了解,提升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通过一系列高质量的教学活动,培训班不仅加深了教师们对地质教育的理解和热情,也为推动我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