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院主站

院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院部动态 > 正文

资源环境学院教师参加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并作专题报​告

文:资源环境学院   摄:    来源:资源环境学院   投稿日期:    编辑:李业宏 张雁亭       一审:陆兰   二审:李娟   三审:张延星    发布时间:2024-09-24   浏览次数:

2024年9月19日—22日,第十七届全国矿床会议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会议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和贵州大学等25家单位承办与协办,会议主题为“地质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产学研用融合赋能找矿新突破”。会议设置了会前科学家学术报告、青年科学家报告等会前系列讲座、大会主旨报告,以及36个专题论坛,吸引超过4000名专家学者参加。

资源环境学院青年教师周国超博士发表会议摘要论文并在 “岩浆铜镍、铂族元素与铬铁矿成矿作用与勘查评价”专题作“汉南马家湾铜镍硫化物矿床成矿机制及其对富Cu岩浆硫化物矿床成因的启示”的交流报告。报告以汉南地区新发现的马家湾铜镍硫化物矿床为例,开展了详细的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马家湾矿床形成于 ~810 Ma,原始岩浆来源于被俯冲流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辉石岩地幔贡献了14.9%岩浆来源。马家湾矿床矿石δ³⁴S与地幔范围一致而远大于围岩地层,表明围岩地层中的S可能没有参与成矿。对比研究发现岩浆CuNi硫化物矿床形成过程中,Cu和Ni的含量主要由岩浆源区、岩浆演化程度控制。富Cu岩浆矿床的原生岩浆以橄榄岩地幔为主,其次为辉石岩地幔,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经历了广泛的橄榄石分离结晶作用,导致Ni优先进入橄榄石,而硅酸盐熔体中Ni相对亏损,在地壳浅部发生硫化物熔离后形成的矿床相对贫Ni富Cu。

通过参加本次会议,深入开展学术交流,不仅有助于掌握学科前沿动态、了解最新研究成果,更加有利于开阔学术思维和提升教学能力。下一步,资源环境学院教师将及时总结经验,尽快将学科前沿和最新科研成果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扩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培养理论与实践俱佳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